在科技創新中扛起使命擔當
——我區各級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南川網訊(記者 劉曉娟)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科技賦能發展,創新決勝未來。連日來,我區各級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表示,黨的二十大為我區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勾劃了重點,增強了自主創新的信心和決心,將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科技創新中扛起使命擔當。
區教委:
努力推動教育民生實事取得新成果
“黨的二十大錨定了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這為我們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明確了路徑。”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安宇表示,全區教育系統將深學細悟黨的二十大報告,準確把握其中的核心要義,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忠誠于黨、報效于國、服務于民的奮斗實踐,永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滿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赤誠,找準找對南川教育在加快“同城化”、唱好“雙城記”、融入“經濟圈”中的定位和作用,圍繞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趕考答卷”,拔高奮斗基準點,抓住答卷得分點,進一步細化工作舉措,堅定不移瞄準教育質量提升目標,落地落實“雙減”,攻堅決戰“雙創”,持續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突出抓黨建、重改革、育人才,堅持和完善具有南川特色的全面發展育人體系、教師發展體系,努力推動教育民生實事取得新成果。全力推動南川教育更有質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用過硬的擔當扛起南川人民對優質教育的新期盼,用扎實的成效托舉南川人民對教育的滿滿獲得感,用堅定的信心為現代化國家建設作出南川教育應有貢獻。
區科協:
主動作為當好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
“黨的二十大為新時代科協工作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和拼搏、實干、奮斗的目標。”區科協黨組書記韋冬元表示,要突出發揮聯系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作用,用心用情用力服務好科技工作者,組織科技工作者在助力全區高質量發展上見到新成效,當好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統籌抓好科協綜合改革,進一步強化橋梁紐帶功能作用,匯聚科技人才,持續打造各類創新平臺載體,支持科技社團開展活動,不斷豐富為科技工作者服務內涵,團結帶領全區科技工作者把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在服務產業升級、促進鄉村振興等方面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統籌抓好“科創中國”落地,搭建科技與經濟融合發展平臺,加強川渝兩地科協和高校交流合作。精準對接科研機構和高校助力我區企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移轉化,廣泛征集企業需求,對接“科創中國”(重慶)咨詢委員會,為我區提供項目指導、技術攻關、人才引育等方面的專業咨詢服務,助力創建高新區。統籌抓好科技助力鄉村振興,聚焦鄉村產業振興所需,圍繞“3+2”農業特色產業,實施本土科技人才培訓計劃。
區科技局:
加快科創能力全力推動高新區創建
區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程科表示,我區作為同城化發展先行區,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戰略,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并專題研究部署,牢牢把握“高”“新”發展定位,全力創建高新區,并以高新區創建為抓手促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目前,高新區創建思路已完善,規劃編制即將完成,硬件建設高速推進,量化指標年底基本達標,計劃2023年啟動申報市級高新區并創建成功。
程科表示,下一步將根據高新區指標體系培育方案、硬件設施建設方案,大力培育創新主體、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科技金融服務、深化中醫藥產業發展。依托打造全市一流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工業經濟;依托中醫藥產業科技園區形成市級生物醫藥重點園區,著力打造科創新區;依托高鐵新城建成區科創內核;依托田園新城建設,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產學研集聚區。
超群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將“南川制造”推廣到更廣闊的市場
超群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全球個性化輪轂定制及超輕量鋁合金汽車輪轂的現代化制造企業,從2016年8月成立以來,超群工業已打造一個市級數字化車間,獲得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23項、外觀專利15項。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智能化改造和技術研發是我們能夠立足海內外的原因,也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底氣?!背汗I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杰表示,將進一步增強企業的創新意識,拓寬發展思路,加強科技研發,加大新產品研發和海外市場開拓力度,推動企業不斷做大做強,2023年努力實現產值3個億,將“南川制造”輕量化輪轂推廣到更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