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日動態
  • 節日習俗

數千鮮花免費贈 文明祭祀更“清明”

       南川網訊(記者 李彬)清明掃墓、緬懷先祖,相對于香燭鞭炮帶來的山火隱患,一束鮮花同樣能寄托緬懷和追思。清明假期,我區專門設立祭祀鮮花贈送點,引導大家文明祭祀。   清明假期期間,在花山公園的主通道路口,區森林草原火災預防中心工作人員設置鮮花祭祀引導點,市民登記后便可免費領取祭祀用的菊花花束。由于引導點位于清明祭祀的必經路段,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領取。而在贈送鮮花的同時,工作人員還將森林防火相關事項加入其中,勸導大家要避免清明祭祀的野外用火。   “野外用火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用鮮花祭祀確實非常好,我們非常支持。”“看到在推廣這個方式,感覺還是可以,以后我們每年都繼續沿用這種鮮花祭祀的方式。”在鮮花贈送點,市民對該項工作給予好評。   區森林草原火災預防中心工作人員尹興濤說:“今年清明期間,我區在陵園較為集中的6個區域設置引導點,每天送出了1000多束鮮花,引導大家文明祭祀、預防森林山火。”

2022-04-07

我區加強清明期間高速公路防疫保障

     南川網訊(記者 王瑩 吳科鋒)清明假期,市高速執法三支一大隊在G65渝湘高速公路服務區設置服務站,并利用無人機實現“空地聯防”,加強疫情防控保障。   在渝湘高速公路水江服務區,該支隊設置了“同心戰‘疫’平安清明”主題宣傳服務站,為過往旅客進行疫情防控和路政運政知識宣傳。同時,站內還準備了藿香正氣液、暈車藥、口罩、風油精等物品。   旅客陳杰說:“我們到水江服務區后,他們就一直給我們講解疫情防控知識,還給我們提供方便面、礦泉水、口罩、清涼油等,感覺非常溫馨。”   該支隊隊員李炳臻介紹:“我們給廣大旅客提供臨時休息、車輛檢查等服務,讓大家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同時安全出行。”記者發現,今年清明假期,服務區還增設了一臺無人機,這也是高速公路執法人員的空中“防疫衛士”。   “通過“空地聯防”,利用無人機巡查的方式,加強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巡查,有效填補人工疏導時的盲區,提高疫情防控的工作效率。”李炳臻說。   據了解,節日期間,執法隊員還重點檢查了非法營運等違法行為,全力保障道路運輸市場秩序。

2022-04-07

【百本好書送你讀】天地清明 春暖山河 清明融于情 讀書潤于心

天地清明 春暖山河  清明融于情 讀書潤于心  百本好書送你讀   掃碼免費看,掃碼免費聽       人間四月 天下清明  簌簌杏花雨 讀書悟人生 百本好書送你讀  掃碼免費看,掃碼免費聽    

2022-04-05

新冠疫情防控│清明節健康提示

https://mp.weixin.qq.com/s/PCdP4IieK69Fn_Vl-aRbGQ

2022-03-31

倡議丨清明節,請安全祭掃、節儉祭掃、綠色祭掃

廣大市民朋友:   春風送暖,又逢清明。2022年清明節即將到來,在這個緬懷先烈、追思故人、寄托哀思的傳統節日,為弘揚優良傳統,倡導移風易俗,培育文明祭掃新風,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實現“平安清明”目標。我們倡議:   安全祭掃,防控疫情。當前,國際疫情持續高發,國內疫情多點散發。我市疫情防控風險總體可控,但形勢仍然嚴峻。倡導自覺遵守疫情防控有關規定,維護祭掃場所公共秩序,預約祭掃、錯鋒祭掃,防止人員扎堆祭掃,不給疫情傳播可乘之機。   文明祭掃,移風易俗。倡導以網上祭掃、家庭追思等方式,獻一束花、植一棵樹、講一段往事,懷念逝者、寄托哀思。不搞封建迷信,告別祭掃陋習,講好先輩故事,樹立良好家風,營造文明祭掃新風尚。   節儉祭掃,厚養孝親。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孝老愛親”傳統美德,樹立厚養禮葬新觀念,提倡老人在世多孝敬、離世祭祀不攀比。反對鋪張浪費,簡化殯葬程序,以節儉方式追思故人,讓逝者安息,讓生者無憾。   綠色祭掃,環保低碳。樹立環保意識,嚴格遵守煙花爆竹禁燃禁放和市容管理有關規定,不在小區、樓道等公共區域焚燒冥紙、拋撒祭品,形成環保祭掃新風尚。提倡綠色低碳出行,愛護自然環境,讓傳統節日回歸清凈。   平安祭掃,遵規守序。嚴格遵守森林防火、消防安全有關規定,不在草場、林區等場所焚紙燒香、燃放鞭炮。自覺到當地設置的祭掃專門區域、集中焚燒設備進行祭掃,服從民政、公安、城管、環衛等部門工作人員安排。提倡文明行車,自覺遵守交通法規,不亂停亂放,確保平安祭掃。   在3月26日-27日和4月3日-5日期間,全市公墓(陵園)實行預約、限量、分時、錯峰祭掃,有需求的市民從3月25日起,可通過“重慶民政”微信公眾號網上預約,或撥打“96000”重慶殯葬服務熱線電話、各服務機構電話預約。其余時間可不預約,全市公墓(陵園)正常開放現場祭掃服務。   祭掃是一種形式,文明是一種風尚。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以文明祭掃的方式追思先輩、祭奠逝者,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和踐行文明祭掃新風尚貢獻力量!   重慶市民政局 重慶市文明辦   2022年3月22日

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