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十三五”期間綜合實力再上臺階

  搏擊中流立潮頭 趁勢而上展宏圖   南川“十三五”期間綜合實力再上臺階        2020年,重慶市超群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克服疫情影響,大力開拓國內市場,成為小康、廣汽、北汽等車企的供應商,全年產值不降反增,突破8000萬元,相比2019年翻了一番。記者 袁治衛 攝   ■ 記者 袁治衛   南川是國務院確定的第三批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壓力巨大,發展速度長期低于全國、全市平均水平。“十三五”期間,我區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成為重慶市4個同城化發展先行區之一,依托于區位條件優越、生態環境優良、文化旅游資源優厚“三優稟賦”疊加優勢,立足特色化、面向同城化,擼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推動全區各項事業邁上了新臺階。   2019年南川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億元,預計2020年達到350億元、較2015年增長164億元。從速度看,2015年GDP增速列全市26位,2020年前三季度排全市11位、提升15位,連續16個季度高于全市平均增速。   工業 支撐更明顯   一身朱紅色的工裝,戴著頭盔、護目鏡,手拿鋼鏟,系著青色圍裙。冷水關鎮平安村貧困戶李樹權在重慶金鴻緯科技有限公司上班已經兩年了,最大的收獲就是工作穩定了、收入增加了、日子變好了。   “南川工業發展好了,像我這樣的貧困戶也能找到工作。”李樹權說。   工業的發展不僅僅是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崗位。“十三五”期間,我區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行動計劃”,聚焦“工業提質”精準發力,經濟總量平穩增長,2017年~2019年,工業增加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十三五”期間,我區工業各板塊陸續引進培育重點企業,重大項目不斷上馬,產業集群效應正在逐步顯現,其中機械制造方面,培育引進超群工業、康世德源,發展壯大科朗制動、澤齊傳動等汽摩配套企業;中醫藥方面,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實現“從無到有”,引進上藥慧遠、金木藥業、華潤三九等知名企業;新型建材方面,著力培育引進金鴻緯、渝橋建筑等裝配式建筑企業;鋁材料方面,中鋁“80”項目復產,南邦鋁業、瑪諦家居等企業穩定生產;精細化工方面,鴻慶達滿負荷生產,江南、江菊化工投產;頁巖氣方面,頁巖氣開發取得突破,成為全國重要頁巖氣基地,中石化重慶頁巖氣公司落戶南川。   目前,我區的中醫藥、鋁材料、頁巖氣、新型建材、機械制造、精細化工“六大主導產業”加速轉型升級,百億級現代建筑產業基地初步形成。與此同時,全區工業也通過聚鏈成群、協同發展,朝著差異化、特色化的方向提檔升級,鴻路鋼構、水江氧化鋁、超群工業、鋁器時代等一批企業逐年達產增效,新培育億元以上企業32家,工業經濟發展快馬加鞭。   旅游 客走旺家門   2020年12月27日,在第八屆中國旅游產業發展年會上揭曉的“2020年度中國旅游產業影響力風云榜”中,我區榮獲“2020年度中國冬游名城”稱號,南川冰雪旅游聞名全國。元旦期間,我區共接待游客29.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66億元。   “十三五”期間,我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000余萬元,推動“金佛+春夏秋冬”產品提升行動,實施北坡滑雪場、假日酒店、古佛洞等項目提升改造,同時完成了天馬旅游公路、南萬高速文鳳互通出站口擴寬改造。   2020年3月31日,區惠農文旅集團整體收購接管金佛山北坡景區,實現政府主導經營管理,為后續金佛山旅游品質提升奠定了體制機制基礎。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我區聯合樂山市發起成立“巴蜀世界遺產聯盟”,先后與四川都江堰、樂山、峨眉山、廣安等地簽署景區合作協議,倡議簽署重慶市—阿壩州“9+3”精品景區合作協議,打造成渝最強旅游CP,與都江堰—青城山景區建立產品互進、政策互惠、游客互送,組織成渝雙城互動活動。2020年以來,金佛山景區累計接待四川游客5.1萬人次,同比增長17%。金佛山景區被評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標”。   鄉村 春風拂山田   進入冬月,天氣更加寒冷了,以前興隆鎮金花村的村民便進入了冬閑時期。   現在,村民們分外忙碌。在重慶嘉藍悅霖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藍莓種植園里,村民們正忙著冬管,施肥、除草、修枝、移栽。   在大觀鎮龍川村,嘉藍悅霖還建設了藍莓科技種植示范園,是公司的藍莓科技和三產融合發展的試驗示范園,主要進行藍莓商品苗培育、藍莓全基質栽培試驗、藍莓引種試驗、藍莓休閑采摘、藍莓加工產品展示。   除了生產基地和科研培育基地,嘉藍悅霖還建立了加工基地,對藍莓進行冷鏈存儲,或加工成藍莓酒等。目前該公司已建設完成4000畝精品藍莓基地、組培育苗中心、科研中心、萬噸保鮮冷藏庫、深加工生產線、旅游觀光工廠,形成了全國首個藍莓科技產業園。按照規劃,到2022年,南川將成為重慶市最大的藍莓生產、加工基地。   “十三五”期間,我區不斷把特色資源變成特色產業,通過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都市休閑農業等,探索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做好鄉村產業振興這篇大文章,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一大批項目在南川全域開花。   我區以中藥材、古樹茶、方竹筍和南川米“3+1”特色產業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通過鄉村規劃建設,大觀片區被確定為全市首批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美麗鄉村示范片,大觀鎮中江村被評為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通過鄉村環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累計有4個鎮、12個村創建成為市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鎮村,18個村創建成為市級綠色示范村。   城市 品質新生活   “現在的東街很清晰地看到以前的影子。”“東街是南川的記憶,是南川人的寄托。”   東街開街,讓南川人深刻地感受到了南川的時代變遷。東街項目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傳統街區風貌和小鎮青年平凡生活為主題,展示了“城市底片、記憶鄉愁、休閑客廳”,是南川城市的文旅新地標。   “十三五”期間,我區按照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要求,啟動城市棚戶區改造工作,有序推進城市修補和有機更新,營造優美、安全、舒適、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間,增強了城市承載力、集聚力和吸引力,打造出尺度宜人、親切自然、全齡友好的城區環境。   而作為同城化發展先行區,我區正持續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打造干凈整潔有序、山清水秀城美的城市環境,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隨著城市發展速度不斷加快,老舊小區由于建設時間長、功能配套落后、缺乏長效管理機制,不僅影響了居民生活質量,也影響著城市發展和提升。我區把老舊小區改造納入城市提升行動計劃,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缺什么實施什么”的方式,將老舊小區公共區域修繕、管線改造、停車庫(場)規劃、加裝電梯等納入改造范圍,提升居民生活環境的質量。   “十三五”期間,我區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榮膺《魅力中國城》“十佳魅力城市”,獲評“雙曬”最佳作品獎、最佳營銷獎,“金佛山·福南川”驚艷亮相澳大利亞、新西蘭,打造了國際繩索救援邀請賽、博鰲國際康養文旅論壇等賽事節會品牌,南川高品質生活越來越有“國際范兒”。

2021-01-11

去年工業園區工業總產值預計171億元

         近日拍攝的工區園區龍巖組團。   去年,工業園區機械制造、新型建材、食品醫藥產業等特色優勢產業產值占比,預計將從5年前的14.57%、10.55%、3.96%分別提升至19.2%、20.71%、7.66%,集聚發展的效應進一步顯現。新培育發展的頁巖氣產業實現占比達15.36%。受此帶動,去年,工業園區工業總產值預計171億元,同比增長6.5%。記者 喻梵 攝

2021-01-08

車輪上的“南川智造”

       超群工業“數字化車間”。記者 袁治衛 攝   ■ 記者 袁治衛   1月4日,重慶市超群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內,生產車間熱火朝天,一周的生產開始了。   早上9點,在該公司行政辦公樓,超群工業制造二科主管鄧科倫在例會上明確了本周的滾動生產計劃,以更好地執行生產任務。   “公司訂單已經排到了3月,為了按質按時完成生產任務,我們要細化任務清單。”鄧科倫說。   鄧科倫所在的制造二科,主要負責3號廠房的生產任務。3號廠房以全自動化機械設備為主,將鋁錠通過高溫融化、鑄造、熱處理等工序制造成毛坯輪輻,再經過機加車間將毛坯輪輻和輪輞焊接成型,加工出個性化的多種造型輪轂,或者批量化生產輪轂。   超群工業生產的輪轂和傳統生產有所不同。傳統的輪轂生產是輪輻和輪輞整體熔煉成型,而超群輪轂生產工藝上有所改進,輪輻和輪輞分開生產,再運用“攪拌摩擦焊與冷旋壓技術”進行全自動復合和焊接。這樣生產的輪轂比傳統工藝強度更高,但重量只有傳統工藝的一半,雖然程序變得更多,但由于機械化程度高,生產效率相對傳統工藝其實并沒有降低,還能更好把控產品質量和節約生產成本。   在輕量化指標上,超群輪轂在產品的性能指標比傳統產品提高25%的前提下,實現產品重量減輕25%;在安全性能指標上,在時速100~0公里的剎車距離縮短了3~4米,時速0~100公里的加速時間減少0.15~0.2秒;在環保節能指標上,在同等使用條件下可降低8%~10%的汽車燃油。   據了解,超群工業投資2300多萬元,歷時兩年將整個車間建成結構合理、動力充沛、自動運轉的“超輕量化鋁合金輪轂生產數字化車間”,車間裝備數控化率達到70%以上,產品不良率降低45%以上,企業運營成本降低20%,效率提高20%以上。2020年,該車間被市經信委認定為“數字化車間”,入選2020年重慶市“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   “以前每月車間只能生產8000~10000只輪轂,經過數字化建設,產能提高到每月生產3萬只以上。”鄧科倫說。   在2019年,超群工業通過國外經銷商,實現了“重慶造”輪轂在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賽車場的首次亮相,這是“南川智造”獲得的國際市場肯定。而在2020年,公司克服疫情影響,大力開拓國內市場,成為小康、廣汽、北汽等車企的供應商,全年產值不降反增,年產值突破8000萬元,相比去年翻了一番。   近年來,我區有條不紊啟動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智能改造項目52個,獲批高新技術企業26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市級中小企業技術研發中心7家,累計建成3個市級數字化車間,組織16家企業開展智能制造診斷和“上云上平臺”免費調查,“智能基因”在企業中不斷壯大。

2021-01-07